只有学会降低成本,才能达到延长学习时间,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效果。好了,不多说,下面我们来具体分享下学习方法:
01 降低学习成本
首先,要明白自己为什么学?
投入到学习当中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简单,尤其对于在职的考生而言,你可能会被各种各样的东西干扰 。而且还必须花费你的金钱、精力和最重要的时间!
基础阶段学到现在,我想很多同学,估计还是那种每天逼自己学一堆不明觉厉的东西,看着自己学习了,努力了,做题却怎么也做不对。
这样的状态如果你还不改正的话,我可以【直接在这里劝退你了】!因为你不知道你学的知识用在哪里,怎么去解题,用哪个知识点,你学的知识根本没有让你的大脑和题目发生连接。
这就导致你学习时间长,却很难学会,学了还容易忘,还全是负面反馈!反过来,高的学习成本就会影响你学习的积极性,让你想要放弃。

所以,当务之急是需要你弄明白学习的目的,摆正心态。比如你考研到底为了什么?为了以后有更好的生活,或者是跳出现在的”泥塘“,或者是不甘心安于现状,又或者纯粹混日子为了文凭。
考上研究生以后,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?优渥稳定的生活?多一项专业技能?又或者能扬眉吐气?···只有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,才能让你呈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!
其次,你要明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成本!
我想,很多同学刚开始考研都是跟风,就现在肯定还有不少同学,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考研?用什么书好?要不要买配套课程?
每天跑到这个群里各种问,跑到那个群里各种打听,有什么用吗?问来问去,光顾着聊天了,复试是一点都没跟上。
这就需要你养成一个习惯,提前一天规划好第二天要复习的内容和会学到的东西,甚至该怎么复习,时间怎么安排,怎么应付突发状况,这都要考虑到。

(清华大学学霸学习规划表)
当这些习惯,变成流程化的东西以后,你根本不需要再花时间去问别人,我什么时候开始复习逻辑、什么时候开始写作,数学复习到什么时候结束,直接第二天按照进度开搞就可以啦!
记住啦!有效的降低学习成本的方法就是:用习惯代替细节!
最后,一定要学会原来干扰!
很多同学有拖延症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,都是因为靠近干扰源引起的。
今天你刚开始认真学习,结果朋友邀请你去逛街,你一想,也不差这一天,走起!刚学习一会儿,手机响了,打完电话,看到个有趣的推送,又忍不住看起了了娱乐八卦!说好的认真学习呢?

所以,你在学习的时候,要注意远离一切干扰源,就连听歌都不要!所有与学习无关的“噪音”全部隔绝才行!
02 提高学习效率
如何提高学习效率?其实这个还是比较简单的,只需要你【减少无意义的学习时间】,【准确把握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段】,并【对自己的精力进行有效管控】就可以啦!
一天24小时学习,不用我提醒,你肯定都觉得不可行!所以,这里需要你把自己的日常列一个表出来,进行“断舍离”。

按照这个导图,把自己每天的事项一列,你基本上就知道哪些时间可以节省出来啦!比如日常的刷剧、看短视频、玩游戏,都会极大地影响你的效率,所以该放松的时候放松,该严格的时候一定要严格,绝对不能放松!
然后,我们就需要逐步把它培养成习惯啦!比如你做数学题,做完一套估算为45分钟,但实际上你做了1小时20分钟,这就需要你记下来,把花费时间较多的部分补充起来,下一次做调整,让自己不断地提升做题的效率。
对时间的把控很重要,它能让你最大效率地利用碎片化时间,避免无意义的浪费!
03 高效学习方法论
怎么才能高效学习呢?下面给大家列举几种方法,希望能能够帮助到大家!
1、思维导图 Excel表格
用思维导图 Excel表格的形势,把24小时做一个严格的时间划分,除了吃饭、睡觉、休息以外,你至少可以有12个小时的时间,也就是24个格子,你可以在这24个格子里,充分安排自己的任务就可以啦!

2、要定时做学习复盘
每周都要给自己的学习做一次复盘,看看常错题、易错题,以及错题本上记录的错题,这样可以让你尽快地知道自己知识的薄弱点在哪里,加急进行查漏补缺。
同时,复盘能让你对现阶段的学习有一个大概的评估,了解自己现在的真实水平,进而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规划!

3、突发事件管理
你还需要每天给自己建立一个追踪系统,如果你容易被突发事情打断,回来后不知道学到哪里,最好是建立一个追踪系统(写在备忘录里),明确自己做到哪里了,然后根据进度,回顾一下,接着往下学习就可以啦!
另外,你还需要给自己预留一段不看手机,不被打扰的时间,提前告知一下别人,自己这一时间段在学习,如果有事情的话可以留言,紧急事情打电话,自己会稍后回复。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被打断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