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研人数暴增,难度也跟着加大,考研圈盛传的大小年,即奇数年简单、偶数年难,这个说法到底准不准确?结合整体考研的趋势以及历年的情况来看看!
【往年数据解析】

表中显示的是数一、数二、数三每年的平均分统计,虽然考生的平均分不能完全和考试难度划上等号,但是还是具有一定指向性的,平均分高整体来说试卷相对容易。
从2015年之后,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一些命题规律,奇数年的题目会相对难度偏低,偶数年的难度相对偏高,难易交替的这个规律目前是没有被打破的。尽管难易有差别,命题人的出题风格还是比较稳定的,大部分题目对于基础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【20考研数学】

<1>题型创新
实际上,从题目来看,考查的更多的并不是很多偏、怪的难点。考查的还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点,但是从出题形式上进行了创新,要求对于基础知识点运用的更加灵活。
这可以说是“反套路”的明确风向标了。这就暴露了机械刷题、背技巧、认题型的弊端,要求考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点的内在逻辑,具有连贯的思维逻辑。
<2>反套路化
考研数学中对于高数的学习,应该是大家学习分配比重最多的了,早些年,线代和概率论的考查也确实能摸出一些规律,所以大家容易在两部分相对放轻松。
但是,这两部分的考查也越来灵活,尤其在20年的出题中,体现的非常明显,如果不下一些功夫的话,即便是感觉熟悉的题目仍然觉得无从下手。
<3>低频考点
之前很少考查的知识点也被翻拍亮相,这要求了知识点掌握的全面性。对于想要争取高分的同学来说,是比较重要的信号。
但是大家不必因为这个惊慌,大部分同学觉得题难的原因,是基础部分没有掌握到位、运用的还不够熟练和灵活。
【横向对比】
数一、数二、数三的难度和考查方式也是有差别的,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考的科目进行更加具体的分析,这里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普适的方法:
在进行真题训练的时候,不妨把一套卷子的考查知识点按照高数、线代、概论论的板块,将不同题型的考点分别提炼整理一下。看看近几年的考点分布如何,相同考点又分别是如何考查的。这样一来,针对知识点的考查难易变化就非常清晰了,而且可以更加精准的知道“难”在了哪儿。

虽然从目前的数据看,似乎有大小年之说,但是大家还是不要过于相信这种所谓的套路。考研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,“反套路”的倾向又如此明确,扎扎实实的学习、做题、巩固才是王道。
这次的分析,判定考试难易不是最终目的,我们不需要成为这方面的裁判,值得大家重视的是考查方式的变化和考查重点的认识。